然後呢?-校園詩歌見證會觀後感

文/謝曙羽 姊妹

風和日麗的週日午後,我闖入了一場不屬於我年齡層的校園詩歌盛會。好奇於年輕人究竟會用怎樣的方式去表達他們所認識的主,又是被何種風格的詩歌餵養著屬靈生命;以及,年少時曾經熱血參與的任何活動,那些自以為成熟的大人,是以如何的姿態來表達他們的不感興趣。

是的,相較於大學生,如今我已然是個大人。然而所謂的成熟,就是以冷漠來傲視青春正盛的熱血青年嗎?

尤其,他們此番悶頭半年的投入,可正是為了神國神家的事呢!於是我決定捨棄高傲冷漠的大人姿態,走進神所鍾愛的孩子們。

 

[然後呢] 這三個簡單的字,其背後卻隱藏著無解、無奈、無助。在自身成長的歷程上,我曾不斷地自我思辨,關於男女、關於功名、關於榮辱、關於生死,於是在始終不得其解之下前來信主,進而終結了[然後呢]的大哉問。

 

在這場音樂會裡,清晰的口白串聯之下,琴聲始終恰到好處地陪襯,十分引人入勝。在低迴的見證以及點綴的劇場手法中,我這個清醒理智的大人也不由得沈浸其中。

雖然多是現代創作的小品詩歌,但清新脫俗,毫不油滑煽情。

所有的表演也都自在自然,不誇飾不矯情,我必需承認:孩子,你們舖陳手法的成熟度,令我刮目相看,驚艷讚嘆!

 

這場詩歌見證會的主訴對象明確,很顯然是年輕人。於是你們主軸一致地以年輕的思維、年輕的語彙、年輕的視覺、年輕的詩歌與表達方式,衷心誠懇地客製化,來包裝行銷福音。即便是尾聲,主場仍然在你們手中,由主辦的年輕人自行帶領全場做悟性禱告,更顯信仰的垂手可得與平易近人。很欣喜見到教會年輕一輩成熟有擔當地跨出了制式。因為,主耶穌不也因材施教嗎?你們已實踐了這傳福音給各類人的原則性與同理心。為現在的你們也為未來的福音戰士擊掌喝采。

 

多年前曾經在海事發達的荷蘭,看過小小孩和大小孩成群投入海事活動。看著他們寓教於樂地與大海博鬥,心想,這樣的生命格局,應該不至於用來小鼻子小眼睛地鬥人吧!也曾在巴黎各樣的藝術活動,看到大大小小的孩子參與欣賞。這樣的集體陶冶,果然孕育出美感超凡的每一代。而近來在少年監獄陪伴犯錯的孩子,發現他們大多出身次文化的環境,我們又能如何期盼他們開出美善的生命之花呢?如果他們的生命裡有耶穌,如果他們的生活裡可以朗朗地唱著詩歌,是否他們的青春會不一樣?如同這些在台上歡唱的年輕人。畢竟,詩歌能安慰能療癒。詩歌帶來盼望與祝福。而花了半年的青春來頌讚神,那該是何等深刻的與神相交啊!畢竟,同一張嘴不能用來讚美神又咒罵人!一場詩歌的籌備,無疑是靈修與更新的契機。

 

去年生平首度面臨至親的離去,當下望著眼前安息的父親,心想,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父親有一個完整建全的家庭,有情感不錯的妻小,最終仍是千山獨行。他一生所追尋過的:學業、工作、家庭、健康…即便都曾經擁有,然後呢?望著無語的他,面對生命我亦無語。他看似已一無所有,卻無需再問「然後呢」因為他已抵達靈魂的目的地與得著生命的答案。因著耶穌,他之後的路明確了,反到是活著的我,依舊得繼續夢幻泡影的人生。究竟是死了真實還是活著?

 

[然後呢] 是場詩歌見證會,也是個生命省思,而答案,只在主耶穌那裡!

然後呢? --校園詩歌見證會觀後感(內文)

歷史上的今天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