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獨立】 :我該為團契改變自己嗎?

文/NM

 

進入團契之前,不論是主動抑或被動的改變,想必都是由於內心對團契是存在期待的。當我們試著把「改變」分析得更細膩一些,可分為「調適」與「調整」:最能忠於每個獨特個體自我內心的調適,以及與人互動模式的調整。所以自己的本質是不會被團契改變的,卻會透過團契被神的愛有所改變,那樣的轉變比起被動或主動,是更舒服的,也不會讓我們在對於期待這件事上落空。

 

有位姊妹分享她大一剛進團契時的感受,最先面臨的就是關於團契出席問題,雖然能理解學長姐熱切積極的關心,但當她的冷回饋與學長姊的熱度產生溫差時,關心的本質最後卻演變成莫名的責備,讓她無所適從。因為處在彼此都還不夠了解的狀態,她的慢熟和些微的孤僻,似乎就被貼上了信仰不佳的標籤。

 

火力全開的愛與關懷,最後往往會令關懷者耗盡心力,承受的人卻無福消受;不同的器皿都有不同的長短處,能承受火力的大小也不盡相同。

 

一個團契的組成,不太可能全部都是特別活潑或特別安靜的人,所以自我內心調適就在於我們能否接納新的人事物,或是能夠在某些需要的時刻做出實際行動的調整。神會讓每個獨特的個體,在團契中互相作用,有所造就。

 

大學可能是身心靈皆最具彈性的階段了,藉著靈修和禱告,才能夠謙卑去學習。因為年輕本身所帶來的活力,若不趁這時候培養屬靈的韌性,是無法消耗太久的,給自己有獨立的靈修時段吧!非關團契也非關任何人,只有你自己,與神。當目光回到自身發現與神很親近的時候,是不會感到孤獨的。

 

在團契中的獨立並非耍孤僻,而是擁有更堅強的包容心和圓融態度去應對團契的每種面貌。

 

想起過去的自己,個性也如那位姊妹一樣慢熟又孤僻,總是面對特別熱絡的場面就想逃跑,面對別人積極熱情的微笑和關心就尷尬到不行。現在回想起來並不覺得自己的本質變了,因為自己並沒有就此成為外向的人,卻因為認真的體會過,在大學的歲月中透過信仰感受到自己明顯不同。個性的轉變不會是來自於團契的氛圍或契員的感染這般一會兒的工夫,而是很深刻地感受透過禱告讓自己內心的力量不斷壯大;讓我無所畏懼,變得有力量,也變得有能力去愛人。當我發現開始能自在地在團契裡說上幾句話時,我明白,神透過團契讓我有所轉變了。

 

歷史上的今天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