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與思考之間

文/蔡又晴

初期使徒教會在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之後,教義的思想開始出現了一連串的分歧,也開始導致教會的分裂,從此教會一路開始分出越來越多的教派跟主張。真耶穌教會如果從1917年開始計算,其實隨著年歲漸增,也逐漸步入百花齊放的時代,由現在大學生可以清楚看到,學生有疑問,我們有義務去回答,但是在一間教會當中,總是需要有一套主流思想,不是因為需要主流思想所以我們要有一套主流思想,而是我們歸納出一套思想,能夠代表本會的神學理論基礎,這一套基礎思想必須能夠回答問題,也就是說,思考是被鼓勵的,思想是開放的,而且身為教會中的大哥姐,我們有把握我們教會的主流思想能夠回應這些問題。

 

不過必須承認,在每個人所學有限的現實情況之下,每個人切入角度的不同,許多神學教義大家也開始有了不同的結論,那也因為學說紛雜,我們需要對這些意見進行整合跟過濾,這就是教會組織的目的,也就是建立所謂的共信之道,對於洗禮、洗腳禮等聖禮,我們不可能任憑人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教會也不可能任憑各地教會或各地聖職人員按著自己的理解來詮釋或定義聖禮,那帶來的不是自由開放,而是一片混亂。

 

思想除了要建構一套完整的理論之外,其實也需要別人的接受,但是我們在這個民主的時代,我們習慣提出自己各式各樣的想法,卻沒有耐心去說服人家接受我們的說法,我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危機。因為每個人都自行其說,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尋求共識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尤其在一間帶著革命的情感又逐漸有歷史的教會更是如此。

 

我非常期待教會中新一代的年輕人要有這樣的意識,真耶穌教會的內部在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多元與複雜,隨便舉個例子,例如說現在的詩歌,曲風歌詞如何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卻又不扼殺創意,如果我們習慣台灣的讚美詩,聽到剛果真耶穌教會的弟兄姊妹,用鼓聲來搭配唱讚美詩,面對這樣的多元性,我們能否接受呢?

 

另外我們也要跳脫對人過度的崇拜,人都是軟弱的,人都是不完美的,期待某人可以提供所有的答案,這樣本身就很容易陷入某種過度的崇拜當中,當我們只能以某人的意見為依歸的時候,有時候為了捍衛那個人,我們需要花費相當多的心力還不見得有用,因為沒有一個人沒有弱點跟缺點,希望一個人站到某個高點還能謙卑為懷,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人都是需要監督跟制衡的。

 

這篇文章,其實應該分享關於聖經的心得或感想,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教會的現況,畢竟現在已經是個民主多元的時代,但是了解匯聚共識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大量的溝通與說服,或許先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才能平心靜氣的坐下來,討論我們的基要真理,分享我們對信仰的點點滴滴。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